廣式茶樓人聲鼎沸、點心推車上的蒸籠冒著陣陣白煙,不過位於香港金鐘(Admiralty)、營業超過35年的「名都酒樓」,今卻傳出無奈結業,讓不少「念舊」香港人不捨,認為現仍存在「港點推車」特色的茶樓已不多,且名都酒樓的菜色並不差,如今「熄燈」閉店,讓人十分意外。對此,有著40餘年餐飲經驗的香港主廚盧師傅,今(8)日也向《中時新聞網》透露,關於香港餐飲消費市場的寒潮與唏噓,直言「時代變了」。
綜合多家港媒報導,1992年在金鐘統一中心4樓開張、屹立超過35年的「名都酒樓」,仍然保留港式「推車點心」傳統,其特色巨形禮堂可筵開100席、氣派磅礡,是當時大型粵菜宴會的不二之選,是不少香港人兒時大型宴席、懷舊飲茶的回憶,亦是90年代香港金鐘地區飲食文化的重要地標。
然而今日港媒證實,名都酒樓將營業到9月27日,正式停業,不少員工也大嘆「無奈」。消息指出,酒樓面對港人消費模式改變、經濟環境轉差、租金高昂等因素,敵不過餐飲消費市場的寒冬,老闆遂決定放棄經營,並將店面出售;大批網友不捨表示,「以前常見證親友結婚登記後,就在附近的這間酒樓飲茶」、「這間店位在金融區,真的見證香港經濟的興衰」。
屹立超過35年的「名都酒樓」,仍然保留港式「推車點心」傳統。(圖/名都酒樓官網)
但如此歷史名店,為何突然「熄燈」歇業?《中時新聞網》電訪一位從香港來台,曾任多間五星飯店主廚、有著40餘年餐飲經驗的盧師傅。盧師傅受訪表示,自己年輕時,台灣的經濟正起飛,不少港式飲茶、高檔粵菜料理在台灣開店,也聘請許多港藉廚師來台工作。
面對營業超過30年的名都酒樓,敵不過產業寒冬而結業,盧師傅則表示「我想是因為時代變化」。盧師傅指,當時老一輩的香港人會去酒樓飲茶、看報紙、吹水(聊天),年輕的一輩就不同了,不喜歡花時間待在同一個地方「喝茶聊天」;加上現在深圳經濟日漸發達,不少年輕族群更傾向週末「北上消費」,導致本地老牌餐廳日漸被大時代所淘汰。
盧師傅也感嘆,現在香港年輕一輩,入行從事餐飲業的普遍不多,認為又苦又累、又低薪,舊時「技多不壓身」的觀念也被現在普遍的「躺平文化」所取代,餐廳面臨人力短缺、物價上漲,利潤逐漸減少,競爭力不足,就容易被產業邊緣化而執笠(倒閉)。